Route
Contact us
2024-05-05 16:32:34
关于春季养生的小常识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而现在正处于春季,所以这个季节养生是非常好的。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春季养生小常识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之道,因此许多人都想要在春天里养生。那春季养生的时候,有什么小常识呢?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。
专家介绍,春季阳气生发,肌肤腠理疏松开放,容易被外来风邪所侵,引发外感病症如上呼吸道感染、流行冒、肺炎等。“这在中医中都属于温病的范围,正是春季的高发病。”
防风之外还需要放内风。专家介绍说,风气痛于肝,主要是因为肝阴不足或者是肝失所养而诱发肝风的。而肝风内中或者是肝风上扰的话,则是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。
乍暖还寒时候,气温上下波动较大,初春防寒尤其重要。专家介绍,一防外寒,外界气温变化寒气入侵,易引起感冒等疾病;二防中寒,即为寒气所伤。“含伤阳,心属阳,寒气入侵,心脏首先居之,因此,早春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”
肝属木,脾属土。春季肝气上升,则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,抑制脾胃消化功能,因此春季养生,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调养。“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病或肠胃功能长期不好的人,在这个季节调养脾胃,对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帮助。”专家说。
经过漫长的冬天,的各个器官机能都消耗较多,加上春季阳气生发,容易造成阴阳不调的状况,出现阳虚症状。如脾阳虚者胃口不好、大便溏湿、气若少神,肾阳虚者手足冰冷、腰膝酸软等。顺应自然界趋势,春天也是养诸不足的好时机。
“养诸不足的基本原则,还是以补阳为主。”专家说,春夏养阳,也是老祖宗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养生要诀。
专家说,现在正处于春季,寒气还没有全部退却,所以依然呀服用一些温补的食物,如韭菜或者是葱和姜等食物,这样可以补全身阳气不足。
但随着天气渐暖、阳气渐升,温补可逐渐减少,转而多吃一些调和肝气、营养心神的食物。首先忌酸,因为酸性收敛,不利于阳气生。
发和肝气疏泄。其次,可多吃一些味甘性缓的食物,如茯苓、山药、百合、大枣等,能够起到缓和紧张烦躁情绪、养育心神、调畅情志的作用;地黄煮粥或枸杞煮粥服用,还可以起到补养肝阴、使肝气阴阳调和的作用;常按揉足三里,可调养脾胃;常背部肝腧穴,可以滋养肝阴。
在中医理论中,肝脏的病理机制为多实少虚。如果春季调养不当,容易引起肝火上升。专家介绍,五脏相通,肝火上升也会影响到其他脏腑,引起心火、胃火、胆火等,出现心烦易怒、夜梦惊悸;口舌生疮、牙龈肿痛、大便秘结;口苦口干、胁肋胀满等不适症状。
专家还提醒,阴虚体质的人群,在春天还容易出现虚火上升的问题,出现心慌失眠、耳鸣头晕、腰膝酸软等问题,因此也要防虚火。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,不生大病”,防风防寒都需要做到“春捂”,不宜过早换掉棉服,尤其是体弱多病者,不可骤然换上春装;此外,春天尽管温度开始升高,但柚子、梨等性寒的水果也该列入忌口名单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。
动静结合、忌动怒发火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也是春季养生的要诀这些都可以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诱发肝风肝火,有助于阴阳协调。
以上就是关于春季养生小常识,春季养生讲究防风防冻,适当春捂,最宜补肝补胃。春季养生小常识,十分实用,是你春季养生必不可少的指南。
俗话说 “ 一年之计在于春 ” ,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,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。在这春暖花开、万物复苏的季节,不少人却出现困倦乏力、眼涩头晕、无精打采、昏昏欲睡等症状,即“春困”。如何解春困呢?专家指出,遵循平补、清补、食补的春补原则,食补也可缓解春困。
春天9博体育官网app下载,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、昏沉欲睡,民间称之为“春困”,这是的正常现象。春回大地,天气渐暖,皮肤的血管和毛孔逐渐弛缓舒张,循环系统功能加强,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,汗腺也分泌增多。
由于内血液的总量是相对稳定的,供应外周的血量增多,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,从而产生镇静、抑制、催眠的作用。此外,春天昼渐长,夜渐短,人们睡眠时间相对减少,也易感到困倦。
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!
友情链接:
地址:广东省9博体育(中国)·官方App Store 电话:400-123-9900 手机:+86-123-9900
Copyright © 2018-2024 9博体育(中国)·官方App Store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:沪ICP备19024398号-1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